新版红绿灯辟谣了,公众苦“瞎折腾”久矣
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魏英杰
感觉现在网上的人气都靠热点撑着了。一个热点出来,全网围观,再一个热点出来,大家又扑了过去。
不过,追热点有时候也会被掉坑里,挺尴尬的。最近就有这么一桩事,结果被证实是彻头彻尾的假消息。
01
图/网络
所以,网上都说,新国标红绿灯设计者孙正良被网民骂惨了,直播10分钟就被网友骂到停播。
这个消息几乎在我看到的群都传遍了,这个所谓新版红绿灯方案如此让人匪夷所思,设计者被人骂到停播,自然让人感到十分解气。
很快,真相来了。昨天(8月22日),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回应称:不存在2022年红绿灯新国标。
网友指出的过于复杂的“九宫格”式信号灯,是特殊组合的一种,仅适用于极少数复杂路口。
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孙正良同志未认证开设新媒体账号、未进行直播。
相关回应非常翔实,连有关说法是什么时候在网上形成热点传播的,都调查得一清二楚,回应中也没有任何含糊其辞之处,可谓快刀斩乱麻,一举消除了网上各种误会。
有关部门出来澄清了,情况搞清楚了,事情到这里本来可以告一段落了。但我觉得,这件事情好像还有接着往下说说的必要。
这说明,大家对更换红绿灯标准比较关心,同时也担心新标准给出行带来不便。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。何况,网传的这个红绿灯版本,确实让人看得晕头转向,要是真的大规模应用,造成安全隐患,大家对道路安全感到担忧,也属正常。
所以,从事情本身来讲,这也给有关部门提了个醒,一些涉及全国的交通标准,一旦定下来了,不能随意改动,以免造成歧义和不便。
02
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都是这样,一旦形成惯性,要纠正和改变是很难的。
比如我现在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,固定一条路线走习惯了,有几次临时要到别的地方办事,心里还想着怎么走,结果路口一拐弯,又往回家的方向骑了。
交通行为习惯尤其如此,红灯停、绿灯行,这是根深蒂固的意识了,如果突然一声令下,改成红灯行、绿灯行,那肯定乱套了。当然,这只是一种假设,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夸张。但那个所谓新版红绿灯标准之所以引起大家焦虑,就在于它也引起了一定的视觉混乱,让人不容易很快地辨认和执行。
事实上,我就见过,有的地方(可能不止一个地方)虽然没有改变红绿灯规则,却频频改变道路通行标识,这种做法的效果也很糟糕。
具体是哪个地方我就不点名了,有人看到也不用主动对号入座。我就是举个例子,重点是有没有这个事实。
那么,这个地方究竟是怎么改道路通行规则的呢?
我们都知道,一般的道理是这样,直行道在中间,左拐道在最左边(如果有两条左拐道则紧挨着),右拐道在最右边。
但这个地方并不是这样,我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,有时候它的左拐道(右拐道)是在靠中间的位置,而直行道却又在最左侧(或最右侧),甚至还有的左拐道设置在原本应是右拐道的位置。
据说,这么说是为了防止大货车或公交车转弯半径不足容易出事故等问题,或许还有别的功能设计上的考虑。这种良苦用心可以理解,但是这样做却苦了不少新手和外地驾驶员。
大家的习惯是左拐在左边车道,右拐在右边车道,一旦碰到“左拐右置”“右拐左置”等情形,走错一个车道,就不得不将错就错,到前面伺机调头。
别说新手和外地驾驶员不习惯了。我这种驾龄十几年的老司机,也经常出错。有时候是要左拐,开到左边车道临到路口才发现,这竟然是直行道,或者本身是要右拐,结果却开上了左拐道……
这还不是最让人无语的,你说改车道就改了吧,错过一次,下次应该不会不长记性了。可事实不是这样,你这次开这条车道是左拐道,下次却想左拐,却发现这条道又变成直行道了!
图/图虫创意
但这还不算完。问题是,可能是为了交通效率,有的地方(嘿嘿)大量减少可调头的路口,有时候为了调头,你不得不往前开个两三公里。这也就意味着,一旦你一个路口开错,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回归正轨。
这时候的心情,大概只有同样经历的人才能理解吧。
03
我不知道这种出于“人性化”考虑的“反人性”设计,是否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(大概是没问题的),但不能不说,这实在是对新手和外地车辆非常“不友好”的交通创设。
实际上,这么做哪怕确实是为了道路安全和通行效率,考虑到部分人因此开错道、来回折腾的“损耗”,最终效果可能也是大打折扣的。因为,开错道、来回折腾,延长了车辆在道路上的通行时间,也是在增加道路交通的成本,无意中也是在“添堵”。
图/图虫创意
各地类似这种来回折腾的事情,更是屡见不鲜。例如,有的地方把栽种了数年、数十年的行道树拔掉,换成别的树;还有的地方,一条路能来回折腾好几回,修修补补补,补补修修,挖开了又填上,填上了又挖开,折腾的人乐此不疲,看的人却一声叹息。
当然,也不光是道路交通领域常见类似问题,政策上的折腾,往往也让人吃不消。这就像一会儿左拐变右拐,一会儿右拐变直行一样,苦的是开车在路上的人。
这款故宫文创手包
由故宫内各种瑞兽元素提炼而成
兽宠收纳 雅致伴手
体会触手可及的精细美感
点击小程序,立即购买
不知道每天有哪些社会热点闻?
在网上找不到思想交流的对象?
想和冰川思想库的专业撰稿人讨论?
长按下面的二维码,
立即加入冰川读者交流群!
(以前加过冰川交流群的请勿重复添加)
*题图来源于图虫创意*投稿邮箱:bcsxk2016@163.com*商务微信:bxlcn123
在美国买房,司马南果然有先见之明
2亿灵活就业人员,靠的还是互联网
汇聚思想,分享锐见
公号ID:icereview
长按二维码关注
中国传媒榜·十大新媒体
微博·最佳深度报道媒体
今日头条·财经头条号百强
凤凰网评论·年度致敬媒体
网易号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
凤凰一点号·年度深度报道榜
新浪财经·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
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·实力榜
百家号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
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·年度新锐评论